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梧棲老街


真武宮創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主祀神明為玄天上帝,為縣級古蹟。
百多年來廟宇經過了數度的整建,現今我們所能見到的建築主體,其格局及形制大抵是參照大陸真武宮祖廟之樣式興建。雖然歷經了昭和十年(1935)的中部大地震(墩仔腳大地震),但建築主體並沒有嚴重損毀。後再於民國四十二年及六十五年做過二次整修,也沒有改變廟宇原來的格局,所以我們可以在廟內看到許多柱子的上半部為木造而下半部為洗石子柱的構造。綜觀這座百餘年的廟宇建築,詳細的記錄了從清代、日治到民國等幾個時代的變遷,以及各時期建築工法的改變歷程。真武官目前還保存著沿海地區低矮的廟宇建築風格。
古樸的硬山三川脊式屋頂上並沒有華麗的剪粘或交趾陶裝飾,只有風化得古意盎然的泥塑雙龍搶珠及已很難辨識題材的牌頭,三川殿燕尾脊兩端的螭虎惹草,以及垂脊頂端的吞獸造型,都讓人驚艷不已。


朝元宮創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廟宇建築格局完整,包含三川殿、拜殿、正殿及後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後殿則供奉觀世音菩薩。朝元宮建廟雖不算最早,但供奉的開基媽─湄洲媽祖是少數直接從湄洲恭請而來,寶像已逾三百年歷史。
民國四十五年重修時,庭院由古唐山石砌成,殿內裝飾除了花鳥、人物雕刻,又在石堵刻上許多名人書法作品,有王羲之、曾國藩、左宗棠、沈保楨、康有為、梁啟超、鄭板橋、黃海泉等人的墨寶,廟宇呈現文人雅士之風,這種做法在台灣寺廟中並不多見。


梧棲老街上一些建於清朝年間的傳統建築,在昭和10年(1935)的一場大地震中幾乎全數震毀。地震前梧棲老街建築建築多使用土埆、磚木等材料建造。地震後日本殖民政府實行市區改正計劃,重建後的梧棲街道拓寬,擁有寬敞的「亭仔腳」(騎樓)和整齊的街容。
這時期的建築以日式二層樓之混凝土洋房建築為主。採水平線搭配簡單的幾何裝飾圖案,捨棄繁複華麗的裝飾,表面施以細緻洗石子手法,並且運用面磚黏貼在混凝土表面模仿磚造建築的風格。為配合炎熱多雨的天氣設計「亭仔腳」。「亭仔腳」則提供了一個遮風避雨的開放空間,也可以供作生意上的需要。
朝元宮右側這座舊建築,是日據時期的舊分駐所,分駐所雖然已經荒廢,也沒有警察派駐,但經地方人士的關懷和努力,讓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廳舍完成了修繕,成為地方的文史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