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也稱二胡,因盛行在長江流域以南,所以又叫南胡,為國樂主要旋律樂器,也是傳統樂器中普遍受人們喜愛的獨奏樂器。
胡琴的外形和構造大致相同,有一個直立修長的琴桿,琴桿上端裝有弦軸,下端有一個琴筒,琴身直立,上有千斤,繞在琴弦和琴桿上,用綁有馬尾的琴弓拉奏。琴弓有弓桿和弓毛兩部分。胡琴有兩根弦,琴弓夾在弦與弦之間。摩擦琴弦產生震動,通過琴馬傳到琴筒產生共鳴而發出聲音。
二胡的琴桿、琴筒、琴軫、琴碼均為木製,常見的琴筒形制有圓(橢)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琴筒一端蒙以蟒蛇皮,其上置琴碼,另一端有雕花音窗。二胡音色優美,富於民族風味及地方色彩,適於獨奏、伴奏、合奏。在早期,二胡多是用於民間戲曲、音樂的伴奏上,並非獨奏樂器。近代更經過劉天華先生的改革,在弓法及指法的運用上借用了西洋拉弦樂器的演奏技巧,大幅提昇了二胡的藝術表現性,使二胡逐漸成為獨奏樂器而登上舞臺。
劉天華曾於《音樂雜誌》中提到:「二胡,又名南胡,乃胡琴的一種。論及胡琴這樂器,從前國樂盛行時代,以其為胡樂,都鄙視之;今人誤以為國樂,一般賤視國樂者,亦連累及之。故自來很少有人將它作為一件正式樂器討論過,這真是胡琴的不幸。然而環顧國內:皮簧、梆子、灘簧、粵調、川調、漢調,以及各地小曲,絲竹合奏,僧道法曲等等,哪一種離得了它。它在國樂史上可與琴、琵琶、三弦、笛的位置相等。」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